四年之後,澳洲活龍蝦終於再次遊回中國的餐桌。這一消息不僅標誌著中澳貿易戰的正式結束,更是對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的有力回擊。
2018年起,隨著澳洲針對中國5G通訊行業的一系列貿易打壓開始,中澳貿易關係陷入政治紛爭旋渦。2020年底,中國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有力回擊澳洲的挑釁行為,中澳關係至此降至冰點,這讓雙方企業和消費者承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。直至2022年,澳洲新總理安東尼·阿爾巴尼斯(Anthony·Albanes)上台後採取一系列積極措施修補與中國的關係,中澳貿易戰才迎來了轉機。是次澳洲龍蝦的解禁,可謂是中澳貿易戰終結的標誌。不僅為澳洲龍蝦產業帶來了新生機,為兩國貿易關係的全面恢復打下了堅實基礎,更再次證明,只有通過對話和協商,才能解決貿易爭端,實現互利共贏。
貿易戰雖然結束,但給雙方帶來的傷害和教訓是深遠的。同時警示著挑起或企圖挑起貿易戰的國家,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是行不通的。在全球化的今天,各國經濟相互依存,任何試圖通過貿易戰來達到政治目的的行為都是短視的,也是註定要失敗的。
美國政府近年來頻繁利用貿易戰作為整治手段,對多個國家實施單邊制裁,嚴重破壞了國際貿易秩序和市場規則。這種行為不僅損害了其他國家的利益,也削弱了美國自身的國際影響力和經濟實力,可謂是損人不利己。
中澳貿易戰的落幕,是一個值得深思的教訓。它告訴我們,只有堅持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,才能推動全球經濟的繁榮與發展。筆者奉勸某些西方國家和政客,應該以此為誡,走出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的死胡同。也應把握是次中澳貿易關係破冰的契機,加強與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國際合作,共同維護國際貿易秩序和市場規則,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貢獻力量。
文:范逸豪
就是敢言計畫成員
*作者文章觀點,不代表堅料網立場